药材市场就在菜市场

2018-07-04

一 中国人成为东亚药夫


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健康可以从药房中买来,而不知道滥用药物反而会造成更多的疾病。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就医吃药就能治愈疾病。可悲的是,他们只有在得病以后才会发现依赖药物治病实际上是多么的无望!不少人一味依赖医生,迷信药品,就是不去保持和恢复自身的三大平衡。大家应当明白,现代医学有盲区,医药对许多疾病并无根治之法,能做的仅仅是有所缓解和控制。医生学的是疾病治疗学,专长是救治疾病,而不是养生防病。人不是因为缺药才生病,因此,只依赖药物是治不好病的。防治疾病要从全方位入手,要依靠自己,而不能依赖医生,迷信药品。美国2000年调查显示,每年有10万人不幸死于医疗事故。占世界人口20%的中国人,竟然吃掉了全世界40%的西药,世界卫生组织有人感叹道,中国人过去被认为是“东亚病夫”,现在竟然成了“东亚药夫”。


二 药补不如食补,药疗不如食疗


事实上,我们只要保持合理平衡的饮食,就可以避免过度依赖西药,避免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,就不用花费大量的金钱在医院里进行既劳命又伤财的治疗,医疗成本将会大幅度下降,疾病的死亡率也会大幅度下降。 俗话说,药补不如食补,药疗不如食疗。著名中医孙思邈认为,能够用食物治病才算得上高明的医生,医生应当洞晓病因,知其所犯,以食治之;食疗不愈,然后用药。“医学之父”希波克拉底早就指出:“食物是好的医药,如果医生们不懂得用食物去治疗他的病人,那就应当让药品永远停留在医学家的瓶子里。”


三 药材市场就是菜市场


许多国家都规定不允许声称食物可以治病。这是人类认识的一大误区,已经给人类带来了惨重的损失。冠心病、中风、糖尿病、癌症、过早衰老和过早死亡等都与饮食有关。尽管先天基因会影响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,但吃得对不对,食物选择正确与否,食物的属性与个人先天基因所决定的生理功能是否相宜,都会影响个人基因的表达,都决定着一个人是健康抑或疾病。人们往往疏忽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:饮食中如果缺少某种营养素肯定会导致疾病,补充这种营养素,肯定可以治疗这种疾病。人们肯定不是因为缺少某种药物才生某种病的,因此,光靠药物肯定是治不好病的。也许有人会问,用药物不是治好了许多病吗?错了!不是药物把你的病治好,而是你自己体内天生的自愈力帮你治好病的。虽然有些药物可以缓解痛苦,让你渡过难关,暂时不死,但许多药物反而是在帮倒忙,还是依靠人体的自愈力治愈疾病的。西医药连感冒也治不好,外国人有些聪明人总结出一条经验是:对付感冒的好办法就是不理睬它。感冒如果不用西药治疗,5天就可能自愈,如果滥用西药治疗,肯定会多拖几天,但8天、10天也会好的,你还以为是西药治好的,其实不然,是人体的自愈力在起作用的。如果找好中医治疗,用适当的中药帮助人体提高自愈力,一般2天就可以治愈。如果西药可以治病,那么,食物和中药就更可以治病。用西药治病往往只治结果,用食物和中药可以防治导致疾病的原因。国外有位名人曾经说过:“药材市场就是菜市场”。福州办学老校长有一位学生,在福建中国银行工作,学习之后,把一家人的体质都调好了,就很少感冒,一旦感冒,用中药和食疗,一天半就好了。有一次,同一科室的20多位同事都感冒了,她也感冒,但她只花了不到20元钱吃中药茶和食疗,一天就好了,而其他同事都拖了7-8天。有一位同事花了2000多元钱找专家看感冒,结果感冒、咳嗽拖了20多天。

四 今日的医生不能成为营养师的话,那么营养师将是明日的医生


营养学本来是西医学中精华、实用和值得称道的学科,但往往成为医生们“遗忘的角落”。现在的不少医院变成了药厂的“门市部”和“人体器官切割无限公司”,医生们沦落为药品的“推销员”,因此而导致药源性疾病急剧增多,导致疾病越治越重,越治越多。 日本既注重中医保健,又注意饮食营养,以此来提高民族的健康素质,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日本政府先后颁布和实施了《营养法》、《营养改善法》和《学生营养配餐法》,培养的营养师是医生的2倍多,因此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5厘米,已经超过同龄的中国人,而且平均寿命居高,比中国人至少多活10年,日本人冠心病的死亡率也低。日本的经验是“四多一少二重视”。“四多”是多吃豆、多吃菜、多吃鱼和多样化食谱;“一少”是少吃肉;“二重视”是重视营养和重视草药养生。《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》中指出:“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。”2005年10月25日,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公共营养师、芳香保健师和健康管理师等新职业,中国计划培养400万名公共营养师,为颁布实施《营养法》、《营养师法》或《国民营养条例》奠定人才基础。一位都柏林的全科医生说:“营养疗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有力的证明,如果今日的医生不能成为营养师的话,那么营养师将会成为明日的医生。”